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教育专家们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去探索大自然,保持她们的好奇心。 (网络图片)
今天,我们好奇了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奇心的重要性,教育专家们说,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帮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好奇心来自于关注,而关注的艺术对我们来说是一份会持续一生的礼物。当我们愿意沉下心来,花时间去注意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的小事情时,这是很有力量的。
毛毛虫变成蝴蝶,豆苗发了芽;日出日落,浮云飘过……
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非常美丽的事情,当我们放慢脚步,享受,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探索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
下面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的5个小建议,或许能够给许多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今天,我们好奇了吗?
1)榜样的力量。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个对外界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人,很难想象他/她怎么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带孩子到外面散散步,感受造物主的神奇,树木、天空和星星。让你的孩子看到你在追求自己的兴趣,你是一个好奇的家长。
注意自然界的事物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这也很有趣——每天看一看拐角处的那丛花的变化,观察自己最喜欢的树的叶子的变化,或者观察夕阳西下的时间和周围云彩的颜色。与孩子分享这些小时光可以鼓励他们培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欣赏。
孩子会受到父母的深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制父母的习惯。
澳洲妈妈的怀旧和失落:我们孩子的好奇心哪去了?
复制本文链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条路,才会成为真正的男人?当男孩进入青春期时,这个时期的澳洲父母们,可以说是忧欣交集。
在澳洲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不断地说着“sorry”、“thanks”或者“please”。而在有的澳洲家长看来,“sorry”是有必要的时候才说,而不是随时随地随口说说。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一个鼓励生育并且福利很好的国家,澳家庭似乎普遍是2孩或者3孩以上的家庭。而那些潇洒的澳人似乎能够轻松地应对家中3、5个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家长偷看孩子日记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变。上周,一位父亲在新闻、娱乐和社交网站发帖诉说他妻子偷看14岁女儿日记以及随之带来的家庭冲突的事情。网友们的青春伤痛都被“炸”出来
“在社会里,作为男人,我们被教导,拥有我们现有的(脆弱或者焦虑)感觉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内化它们、压制它们。但套用一句话:你压制的东西它一直存在。”澳洲知名育儿专家库尔森博士分析说,有的男性不知道如何像女性那样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人只吃能发出“嘎吱嘎吱”声的零食——如饼干、薄脆饼干或特脆的薯条。有的人吃曲奇饼一定要吃完整的,如果裂了、缺了一角或者是不完整了,那是无法接受的。有的人只吃麦圈和苹果酱……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偏好各有不同。有一些挑食的情况会慢慢改善,有的挑食情况则需要引起重视。
悉尼一华人家长刘女士提起了她今年在一家中学办公室里遇到的一件事情,这让她开始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曾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的话语是:“不管几岁,好奇万岁”一位澳洲妈妈说:“在一个星期内,她就被许许多多新奇而非凡的事情和经历轰炸了,这些事情和精力比我整个童年都要多。结果是……她对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并没有好奇感,也没有惊奇感。”
新冠疫情严重期间,澳洲许多家长在家办公,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辅导孩子、一边做家务,其中便有不少父亲。如今疫情平缓,一些家长也仍然还在家工作。
一些澳洲妈妈们回望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情景,总结了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10件事,一起来看看吧。
1救人女警出殡 澳驻华使馆公布中国女生身份
2澳洲家长:男孩成长中我最担心的代价是什么?
3自家高尔夫球场被撤销办赛资格,美媒:这比弹劾更令特朗普心痛
4全澳新冠确诊28647例:新州新增7例 悉尼儿童染疫!昆州隔离酒店现英国新毒株病例集群
5为父母获签 在澳华人家庭拟花近9万包机出境
6自己婚礼上遭袭胸 女子称遭亚裔高层性骚扰
7民主党对特朗普发起弹劾,美国各州“武装叛乱”已就绪
8疫情时间线或改写?多国在废水中发现新冠病毒痕迹
9澳新冠确诊28671例:穆雷染疫 或无缘澳网!新州增两例 墨尔本宜家和耐克店涉疫情
10悉尼和墨尔本房租暴跌 苦了投资者笑了租客
【新快财富】2020年12月刊“疫苗与经济“
全澳累计新冠28740例,新州、维州及昆州共增8输入病例
白宫易主在即 莫里森:拜登涉华问题上仍挺澳
今年返澳路漫漫 留学生请愿入境获逾万人签名
听闻核心幕僚说“拜登明白只有一个中国”,绿媒反应来了:惊!
郑爽回应,通篇未提张恒和孩子问题,她真该看看热心网友给她写的模拟声明
莫里森与蓬佩奥谈“中国威胁” 无意对话特朗普
澳洲最富男性自爆 去年曾在中亚感染新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