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澳洲一位妈妈希望通过带孩子去美术馆和博物馆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 图为悉尼动力博物馆的吉他展览。 (澳洲新快网图片)
这位妈妈开始回忆过往。“相比之下,我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过程中真正的惊讶和快乐的时刻。就像我第一次戴上随身听耳机一样,我的现实发生了改变。现在我能感受到那种奇妙,就像回到我的卧室,墙上挂着麦当娜和U2乐队的海报。我的口袋里放着随身听,完全便携,完全形影不离。
因为这随身听,无论我身在何处,都能暂时忘却周围的环境,投入到萦绕在我耳畔和脑中的音乐中,这是人生的改变。它给了我自由。这简直不要太棒了!”
斯丹莉说:“后来当我的朋友家里买了一台带遥控器的电视机时,我也有过同样的感觉,感到世界真奇妙,好不可思议。它连电线都没有?怎么弄?
还有许许多多同样的时刻……现在想起,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些心颤、激动和好奇的时刻。”
接着,斯丹莉说:“但现在对我们的孩子来说,美好的事情和经历来得太快,也太容易了,更新迭代得太快,他们很难停下来去欣赏去思考。什么样独特的、不可思议的、或值得注意的东西他们在各种视频或者社交网站上没看过?都看过。 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们的脚步。
当发现这个事实时,我着手开始改变这种情况,因为我喜欢好奇的感觉,希望拥有好奇之心,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拥有那种感觉。”
澳洲妈妈的怀旧和失落:我们孩子的好奇心哪去了?
复制本文链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条路,才会成为真正的男人?当男孩进入青春期时,这个时期的澳洲父母们,可以说是忧欣交集。
在澳洲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不断地说着“sorry”、“thanks”或者“please”。而在有的澳洲家长看来,“sorry”是有必要的时候才说,而不是随时随地随口说说。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一个鼓励生育并且福利很好的国家,澳家庭似乎普遍是2孩或者3孩以上的家庭。而那些潇洒的澳人似乎能够轻松地应对家中3、5个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家长偷看孩子日记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变。上周,一位父亲在新闻、娱乐和社交网站发帖诉说他妻子偷看14岁女儿日记以及随之带来的家庭冲突的事情。网友们的青春伤痛都被“炸”出来
“在社会里,作为男人,我们被教导,拥有我们现有的(脆弱或者焦虑)感觉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内化它们、压制它们。但套用一句话:你压制的东西它一直存在。”澳洲知名育儿专家库尔森博士分析说,有的男性不知道如何像女性那样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人只吃能发出“嘎吱嘎吱”声的零食——如饼干、薄脆饼干或特脆的薯条。有的人吃曲奇饼一定要吃完整的,如果裂了、缺了一角或者是不完整了,那是无法接受的。有的人只吃麦圈和苹果酱……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偏好各有不同。有一些挑食的情况会慢慢改善,有的挑食情况则需要引起重视。
悉尼一华人家长刘女士提起了她今年在一家中学办公室里遇到的一件事情,这让她开始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曾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的话语是:“不管几岁,好奇万岁”一位澳洲妈妈说:“在一个星期内,她就被许许多多新奇而非凡的事情和经历轰炸了,这些事情和精力比我整个童年都要多。结果是……她对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并没有好奇感,也没有惊奇感。”
新冠疫情严重期间,澳洲许多家长在家办公,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辅导孩子、一边做家务,其中便有不少父亲。如今疫情平缓,一些家长也仍然还在家工作。
一些澳洲妈妈们回望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情景,总结了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10件事,一起来看看吧。
1救人女警出殡 澳驻华使馆公布中国女生身份
2澳洲家长:男孩成长中我最担心的代价是什么?
3自家高尔夫球场被撤销办赛资格,美媒:这比弹劾更令特朗普心痛
4全澳新冠确诊28647例:新州新增7例 悉尼儿童染疫!昆州隔离酒店现英国新毒株病例集群
5为父母获签 在澳华人家庭拟花近9万包机出境
6自己婚礼上遭袭胸 女子称遭亚裔高层性骚扰
7民主党对特朗普发起弹劾,美国各州“武装叛乱”已就绪
8疫情时间线或改写?多国在废水中发现新冠病毒痕迹
9澳新冠确诊28671例:穆雷染疫 或无缘澳网!新州增两例 墨尔本宜家和耐克店涉疫情
10悉尼和墨尔本房租暴跌 苦了投资者笑了租客
【新快财富】2020年12月刊“疫苗与经济“
全澳累计新冠28740例,新州、维州及昆州共增8输入病例
白宫易主在即 莫里森:拜登涉华问题上仍挺澳
今年返澳路漫漫 留学生请愿入境获逾万人签名
听闻核心幕僚说“拜登明白只有一个中国”,绿媒反应来了:惊!
郑爽回应,通篇未提张恒和孩子问题,她真该看看热心网友给她写的模拟声明
莫里森与蓬佩奥谈“中国威胁” 无意对话特朗普
澳洲最富男性自爆 去年曾在中亚感染新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