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与孩子说话的妈妈。(网络图片)
作为妈妈,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发怒——是许多妈妈们常会感到的情绪之一,这和柔情是并存的。
在澳洲的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危机和影响之中,一些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变得更加紧张了。
当妈妈们发起怒来——仿佛变了一个人,有时是失控的、犹如狂暴的火山喷发。晚上的缺觉、干不完的家务活、宝宝一直在哭闹、长大的孩子的执拗或者是不理不睬、孩子在校三天两头丢东西、孩子把刚收拾好的家里又弄得乱七八糟、孩子之间的争闹永不休止……每一条似乎有时都会成为压倒妈妈们平静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触即发。
如果你时有感到濒临崩溃想发怒,你并非独自一人。母亲的愤怒可以视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经历和情感。
很多时候,愤怒可以作为人们,尤其是妈妈们的更原始、更脆弱情绪的面具。和所有情绪一样,愤怒始于大脑中一个形如杏仁状的核团结构。大脑的这一部分负责快速识别对人们健康的感知威胁。
当这一“杏仁核”被激活时,它会覆盖负责逻辑思维和判断的大脑的额叶皮质。也就是说当翻盖的时候,大脑中协调和调节反应的部分(额叶皮质)会暂时停止功能。
于是,失控发生了……
为母虽刚生活不易 澳洲妈妈谈驭“怒”之道
复制本文链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条路,才会成为真正的男人?当男孩进入青春期时,这个时期的澳洲父母们,可以说是忧欣交集。
在澳洲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不断地说着“sorry”、“thanks”或者“please”。而在有的澳洲家长看来,“sorry”是有必要的时候才说,而不是随时随地随口说说。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一个鼓励生育并且福利很好的国家,澳家庭似乎普遍是2孩或者3孩以上的家庭。而那些潇洒的澳人似乎能够轻松地应对家中3、5个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家长偷看孩子日记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变。上周,一位父亲在新闻、娱乐和社交网站发帖诉说他妻子偷看14岁女儿日记以及随之带来的家庭冲突的事情。网友们的青春伤痛都被“炸”出来
“在社会里,作为男人,我们被教导,拥有我们现有的(脆弱或者焦虑)感觉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内化它们、压制它们。但套用一句话:你压制的东西它一直存在。”澳洲知名育儿专家库尔森博士分析说,有的男性不知道如何像女性那样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人只吃能发出“嘎吱嘎吱”声的零食——如饼干、薄脆饼干或特脆的薯条。有的人吃曲奇饼一定要吃完整的,如果裂了、缺了一角或者是不完整了,那是无法接受的。有的人只吃麦圈和苹果酱……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偏好各有不同。有一些挑食的情况会慢慢改善,有的挑食情况则需要引起重视。
悉尼一华人家长刘女士提起了她今年在一家中学办公室里遇到的一件事情,这让她开始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曾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的话语是:“不管几岁,好奇万岁”一位澳洲妈妈说:“在一个星期内,她就被许许多多新奇而非凡的事情和经历轰炸了,这些事情和精力比我整个童年都要多。结果是……她对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并没有好奇感,也没有惊奇感。”
新冠疫情严重期间,澳洲许多家长在家办公,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辅导孩子、一边做家务,其中便有不少父亲。如今疫情平缓,一些家长也仍然还在家工作。
一些澳洲妈妈们回望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情景,总结了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10件事,一起来看看吧。
1救人女警出殡 澳驻华使馆公布中国女生身份
2拜登等四位建制派“长老”将接管美国政坛,他们能否应对危机?
3为父母获签 在澳华人家庭拟花近9万包机出境
4自己婚礼上遭袭胸 女子称遭亚裔高层性骚扰
5澳新冠确诊28671例:穆雷染疫 或无缘澳网!新州增两例 墨尔本宜家和耐克店涉疫情
6香港李伯被烧案凶手,逃了!
7特朗普准备搬离白宫,人们开始担心这些东西会丢失
8澳洲离婚2年冷静期? 过错方或面临配偶追偿
9全澳新冠累计确诊28708例:悉尼西区疫情蔓延,医院工作人员确诊,维州放宽“口罩令”
10悉尼中国留学生疑遭毒打致死 男友今被控谋杀
【新快财富】2020年12月刊“疫苗与经济“
全澳新冠28753例,全澳继续本地零新增,仅增5输入病例
多数在澳外国人免费打疫苗 这6.5万人要付钱
全澳国庆日违章处罚措施汇总 新州明起双倍扣分
回国"捷径" 法国男子在澳非法组织派对遭遣返
澳疫苗计划更多细节披露 哪些地方可供接种?
出国游迎曙光 澳考虑向更多低风险国家开边境
未来几周内 维州终将提高海外入境人数上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